BOB BanDao Sports - 今天的中国餐饮,要向萨莉亚学什么?|《萨莉亚经营术》导读
2025-07-07
中文
中文 English 登录 热门搜索 今天的中国餐饮,要向萨莉亚学什么?|《萨莉亚经营术》导读
启承资本
8小时前
微信扫一扫
复制链接
越便宜越赚钱,萨莉亚究竟有什么魔法?
本文为启承资本原创,作者:Genbridge编辑部,转载请联系出处。
萨莉亚经营术图片来源:启承资本
一份意面15元,一杯红酒卖8元.......提起萨莉亚,人们马上就会想起 性价比高 、 便宜美味 等。在全行业消费意愿低迷、成本高涨的多重压力之下,萨莉亚却实现了 越便宜越赚钱 业绩连年增长,如今,它的全年客流量超2亿人次、全球门店数超过1500家。
越便宜却越赚钱,萨莉亚究竟有什么魔法?
萨莉亚的前社长堀埜一成在《萨莉亚经营术》中写道:萨莉亚不只是一个便宜的意大利料理店,它成功的秘诀在于它搭建了一套兼顾的体制,能够产出保证高性价比的美味菜品。萨莉亚并没有什么魔法,只不过是一个依靠技术和智慧创造奇迹的公司。
前不久,由启承资本联合主办的《萨莉亚经营术》中文版发布会于北京举行。堀埜一成受邀来到了会议现场,与众多中国餐饮业同行齐聚一堂,以萨莉亚为标杆,共同探讨连锁餐饮的发展之道。
从左至右:启承资本创始人常斌、译者赵宇菲、取长补短管理咨询创始人商磊、萨莉亚前社长堀埜一成
图片来源:启承资本
堀埜一成这位京都大学农学硕士出身的经营者,早期在味之素积累了丰富的食品工业化经验, 2000 年应创始人邀请加入萨莉亚后,将食品科学思维注入餐饮经营,创造了独特的餐饮产业化模式。
在《萨莉亚经营术》一书中,堀埜一成毫bsports必一体育无保留地揭示了萨莉亚 平价神话 的秘密 萨莉亚不仅仅是开餐厅,而是实现了 服务业(三产)+制造业(二产)+种植业(一产) 整个产业链纵向贯通,在成本极致控制的同时,保证菜品的质量和口味。
书中列举了大量案例,全方位地拆解了萨莉亚的在全产业链的经营秘密。例如,为了降低大米的价格,萨莉亚从研究种植水稻开始,发现其中最贵的环节是农业机械(脱壳机),经过大量测算后萨莉亚采取了在不同区域接力种植水稻的办法,从而延长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周期。
种种举措下来,一袋大米的价格从当时的15000日元降低到了10000日元,萨莉亚因此实现了大幅度的降本增效。
在餐饮行业充分内卷的今天,萨莉亚这本 极致省钱教科书 无疑会给中国餐饮业同行带来诸多新的启示。正如米村拌饭创始人周强曾说:在餐饮品牌里,萨莉亚对米村拌饭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大之一。
萨莉亚经营术图片来源:启承资本
启承资本创始人常斌受邀为《萨莉亚经营术》撰写了序言,以下为全文内容:
萨莉亚的时代意义近几年,中国消费市场,尤其是餐饮市场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,关于这一点,我相信很多身在其中的从业者,都会比我更有体会,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。
大环境变化,消费者的钱包紧缩,但在这个风向转变的节点上,萨莉亚却跑了出来,它在中国区连年增长、拓店,不仅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,还为公司贡献了主要的利润来源。这或许让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。
但在我们看来,萨莉亚的成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,而是一种命中注定的必然。
2020年的秋冬,国内疫情防控升级,我们预判解封后餐饮市场将经历大洗牌,连锁化率会显著提升。基于这一判断,我们开始关注日本餐饮品牌萨莉亚。
过去几年,得益于遍布全国的购物中心和社区,中国的餐饮连锁有了现实土壤,以大单品为核心的餐饮连锁品牌成为了连锁餐饮的主力。与这些依赖单品销售的餐饮模式不同,萨莉亚提供从前菜到甜品的完整正餐解决方案,我们认为,这也是一种更契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方式。
从那时起,我们投入大量时间研究萨莉亚,并访谈了多位退休的资深专家。随着研究的深入,我们逐渐理解了萨莉亚在日本餐饮行业的独特地位。
日本餐饮行业长期以来被视为 黑暗大陆 ,由于高度依赖服务,其市场始终缺乏科学、有效且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式。90年代后,日本家庭年收入下滑,而人力成本却因少子化和劳动力短缺不断攀升,令餐饮企业面临需求下降与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。日本餐饮行业因此进入了残酷的洗牌期:1996至2022年,日本的注册餐饮行业法人数量减少了30%以上;2011年,餐饮行业规模触底时,相较于1997年的最高点已经缩减近2成。
在这一严峻环境下,萨莉亚的极致性价比,展现出了极强的杀伤力,令它在餐饮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,实现了逆势扩张:从90年代到2020年,萨莉亚的焗饭价格从30元降至18元,意大利火腿从36元降至18元。门店规模却在十年内实现了从50家到600家的高速增长。
萨莉亚
图片来源:萨莉亚
在高速狂奔的过程中,萨莉亚不断强化 物美价廉 的品牌形象,也经历过 野蛮生长 的阵痛。1998年至2003年间,萨莉亚以年均新增100家门店的速度快速扩张,单店收入却从1.3亿日元下降至9000万日元。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才储备不足、管理体系不成熟、供应链尚未完善。
本书作者堀埜一成于2000年加入萨莉亚,并在2008年担任社长。他主导了萨莉亚从粗放增长到正规化管理的全面转型,其长期的战略规划与投入,使萨莉亚在今天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发展,并成功拓展中国市场。
在堀埜一成看来,萨莉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了三点:低成本运营,安心、不难吃的食物,刚刚好的环境及服务。
出于对这三点核心竞争力的坚持,萨莉亚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收获了超额增长:截至2024年8月财报,萨莉亚收入达2245亿日元(同比增长22.5%),净利润81亿日元(同比增长58%),市值达2500亿日元。
目前,萨莉亚在全球拥有1569家门店,其中日本本土1038家,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531家。中国市场不仅贡献了660亿日元收入,还占集团利润的80%,凸显了萨莉亚模式在中国的强大竞争力与商业价值。
今天的中国餐饮也在进入一个新时代,一方面是餐厅的供给相对过剩,竞争激烈,人均餐厅的保有量世界领先;另一方面消费者变得聪明,追求 质价比 。过往野蛮增长和粗放运营已经不再适应今天中国的餐饮环境,需要兼顾用户体验和门店效率的品牌才有机会胜出,活得长久。
萨莉亚
图片来源:萨莉亚
透过萨莉亚的经验,至少给中国的餐饮从业者带来这样几个重要的启示:
1)持续迭代,不断优化门店运营:中餐的繁多花样和区域差异更加加剧了对人员管理的难度和挑战,如何把非标的工作标准化,提高员工的效率同时又能提高员工的满足感,是中国餐饮品牌的普遍困惑。
而萨莉亚的高人效来自于对运营标准的持续优化。例如门店清洁工作上,通过改良拖把和优化清扫动线,把本身需要60分钟的开业清洁工作缩短至30分钟。从上千家连锁店的角度去计算,每家店节省30分钟会带来显著的效益提升。
2)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品质和体验?预制菜在今天的中国成为了敏感话题,但供应链的标准化是大势所趋,也是食品安全的保证,消费者不是拒绝标准,而是拒绝一味追求标准和效率带来的品质和体验下降。
对此,萨莉亚的解法是通过技术革新,不断减少食材的操作流程,但同时保证美味。例如萨莉亚的意大利面最早使用了干面,需要门店使用专用煮面设备定时加工,但缺点在于耗时且出品不稳定;在2000年,萨莉亚改用冷冻面,这一改良让厨房节省了煮面设备;到了2005年左右,冷冻面改为了冷鲜面,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,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口味和鲜度,兼顾了效率和用户体验。
3)在供应链上游持续进行产业深化。为了提高农场端的栽培效率,萨莉亚积极介入农产品的品种开发。比如,萨莉亚也在沙拉所需的生菜上进行了改良,普通生菜由于菜芯大,只能分出2~3盘沙拉,萨莉亚开发了 萨莉亚18号 的新品种,缩小菜芯的大小,单个生菜可以取出5~7盘沙拉。
对于今天的中国餐饮的从业者而言,萨莉亚无疑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教科书。学习萨莉亚,不仅是需要学习他对效率的极致追求,满足消费者的 质价比 ;同时也要学习萨莉亚对员工、对用户的持续关怀。
它的创始人正恒泰彦曾说过, 连锁的本质并不是要做出生意多么兴隆的店铺,而是要做出销售额平平、但仍可以产出足够多利润的店铺 。这一点,在所有人都在高呼 活下来 的年代里,显得尤为重要。
萨莉亚经营术图片来源:启承资本
请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,你对萨莉亚的印象,或者你喜欢的其它连锁餐饮品牌以及你喜欢它的原因。我们将从中抽取精彩评论,送上这本《萨莉亚经营术》。
本文封面图来源:启承资本
提示:
*本文为(ID:genbridge)原创,不代表FoodTalks立场,转载请联系出处。
*资讯投稿与商务合作,请查看 ,并联系Bobo。
*如遇二维码失效无法加群,请联系工作人员Lemon(微信号:FBIF_Lemon)。
关注公众号点击获取更多
微信扫一扫

性价比是最终选择?

消费分级下的又一个受益者。

营业利润为34亿日元,达到上年同期的2倍。

很离谱,但现实更离谱。



获取更多食品资讯与供需信息!